臭氧实验装置一站式服务平台
当前位置: 主页 > xk星空体育官网 > 臭氧文献 > BiFeO₃(BFO)薄膜制备——臭氧辅助 MBE 操作规程(SOP)

BiFeO₃(BFO)薄膜制备——臭氧辅助 MBE 操作规程(SOP)

来源:www.yuesaoaiwa.com 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4:23:05 浏览次数:

BiFeO₃(BFO)薄膜制备——臭氧辅助 MBE 操作规程(SOP)

一、目的

利用 高纯臭氧/氧混合气体 在反应性分子束外延(Reactive MBE)系统中,生长高质量、化学计量精确的 BiFeO₃ 薄膜。

BiFeO₃(BFO)薄膜制备——臭氧辅助 MBE 操作规程(SOP)

二、设备与材料

类别设备/材料
主设备MBE 系统
气体系统臭氧发生器,高纯 O₂(99.999%)气源
基底DyScO₃ (DSO) 或 TbScO₃ (TSO),抛光取向 [001]
源材料Bi (99.999%)、Fe (99.99%) 金属蒸发源
监控QCM 通量计、RHEED(反射高能电子衍射)监测
后续电极Pt、W(溅射)或 SrIrO₃(臭氧-MBE)
安全设备臭氧检测仪、臭氧尾气破坏器、紧急排风装置

三、臭氧气氛制备与控制

1. 气源混合:

    •臭氧由高纯氧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;

    •设定臭氧输出浓度;

    •将混合气导入 MBE 反应腔的入气管线(带质控阀和压力调节器)。

2. 气体纯度与流量:

    •保持系统总压在 (5 ± 1) × 10⁻⁶ Torr;

    •臭氧混合气流量典型为 1–5 sccm;

    •使用热导检测或光学吸收仪监测 O₃ 实际浓度。

3. 安全注意:

    •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与毒性,所有管路须为 PTFE 或不锈钢;

    •排气前必须经过 活性炭吸附塔;

    •腔体泄漏检测必须使用氦检漏仪,不得用肥皂水。

四、生长流程

Step 1. 基底预处理

1. 清洗基底(乙醇、异丙醇各 5 min 超声);

2. 吹干后在 600 °C、O₂ 500 mTorr 中退火 30 min 去除表面污染;

3. 将基底装载进 MBE 腔体。

Step 2. 系统准备

1. 抽真空至基压 ≤ 1×10⁻⁹ Torr;

2. 打开臭氧混合气,稳定背景压 5×10⁻⁶ Torr;

3. 升温至 675 °C(BFO)或 695 °C(SIO);

4. 打开 RHEED,确认表面衍射条纹稳定。

Step 3. 元素蒸发

元素蒸发方式通量
Bieffusion cell1.5×10¹⁴ atoms/cm²·s
Feeffusion cell2×10¹³ atoms/cm²·s

 •调整通量比 Bi:Fe ≈ 7.5:1;

 •控制速率 ~0.02 nm/s;

 •总厚度约 100 nm;

 •实时监控 RHEED 条纹振荡判断层生长。

Step 4. 冷却

1. 生长结束后,关闭蒸发源;

2. 维持臭氧/氧混合气通入;

3. 以 5 °C/min 速率冷却至 < 200 °C;

4. 关闭臭氧供气,切换至纯 O₂ 维持 10 min;

5. 完全冷却后关断气体并抽空。

五、后处理与电极沉积

步骤工艺
电极溅射Pt 或 W(15 nm),室温磁控溅射
SrIrO₃ 电极臭氧-MBE 生长,气氛同上
光刻图形化标准光刻 + 离子刻蚀形成器件结构

六、安全与维护要点

 •臭氧浓度监控报警值设为 0.05 ppm;

 •腔体维护或开盖前,确保彻底真空抽空 ≥ 30 min;

 •若闻到“金属味”或臭氧气味,应立即启动排风并撤离;

 •禁止在臭氧气流下使用含油、橡胶或易氧化材料。


七、扩展:若用于研究目的的变量控制

可调参数:

参数作用
臭氧比例(60–90%)调整氧化强度,影响缺陷密度
基底应变(DSO vs TSO)控制自旋结构方向性
生长温度(650–700 °C)影响磁各向异性和电畴结构
氧压(10⁻⁶–10⁻⁵ Torr)平衡氧空位与表面平整度

八、实验成果检验

 •XRD (θ–2θ 扫描):检查外延质量;

 •PFM:检测铁电畴结构;

 •NV magnetometry:探测反铁磁自旋结构;

 •ISHE 测试:验证磁振子(magnon)传输各向异性。


下一篇:暂无
与BiFeO₃(BFO)薄膜制备——臭氧辅助 MBE 操作规程(SOP)相关的实验文章